一、單項(xiàng)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毎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xiàng)中只有一項(xiàng)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文心雕龍》的作者是( )
A.劉勰
B.王陽明
C.許慎
D.朱熹
2.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出自( )
A.《尚書》
B.《周易?系辭上》
C.《荀子?不茍》
D.《禮記?中庸》
3.“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禮者,敬而已矣。”出自( )
A.《論語?雍也》
B.《史記》
C.《湯刑》
D.《孝經(jīng)》
4.京杭大運(yùn)河的開通是在( )
A.隋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5.歷史的顯著特征表現(xiàn)為族群的代興。它的朝代是( )
A.夏代
B.商代
C.周代
D.漢代
6.用“五德終始”說解釋朝代變更的是( )
A.莊子
B.墨子
C.鄒衍
D.徐光啟
7.《徐霞客游記》的作者是( )
A.徐光啟
B.徐世昌
C.徐弘租
D.徐達(dá)
8.“牛李黨爭”發(fā)生在(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9.《步輦圖》的作者是( )
A.曹不興
B.閻立本
C.吳道子
D.張萓
10.戰(zhàn)國時期最有代表性的陰陽家是( )
A.商鞅
B.鄒衍
C.墨翟
D.惠施
11.古代國家禮義制度大致分為( )
A.“三禮”
B.“四禮
C.“五禮
D.“六禮”
12.被稱為“中國科學(xué)史上的里程碑”的《夢溪筆談》問世于( )
A.唐初
B.北宋
C.南宋
D.明初
13.大力提倡“移孝作忠”的是( )
A.漢朝
B.隋朝
C.明朝
D.清朝
14.首次將脈診法規(guī)范化的醫(yī)學(xué)專著《脈經(jīng)》成書于( )
A.漢代
B.西晉時期
C.唐代
D.北宋時期
15.“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意之百畝”。這內(nèi)容出自( )
A.《離騷》
B.《湘夫人》
C.《九歌》
D.《天問》
16.漢代,將儒學(xué)定于一尊的是( )
A.漢文帝
B.漢武帝
C.漢景帝
D.漢元帝
17.提出“知先行后”觀點(diǎn)的是( )
A.程顧
B.王陽明
C.王夫之
D.陶淵明
18.《太平廣記》成書于(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9.“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這一詩句的作者是( )
A.李白
B.杜甫
C.陸游
D.蘇軾
20.《法華經(jīng)》源于( )
A.伊斯蘭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佛教
21.提出“五十而知天命”觀點(diǎn)的是( )
A.老子
B.莊子
C.孔子
D.孟子
22.儒、佛、道的融合造就了新儒學(xué),它就是( )
A.程朱理學(xué)
B.玄學(xué)
C.禪學(xué)
D.宋明理學(xué)
23.漢語詞匯對其他民族詞匯的廣泛吸收從古至今一直沒有停息,“車站”的“站”,就是借用于( )
A.滿語
B.蒙古語
C.維吾爾語
D.朝鮮語
24.在《樂論》中提出“禮、樂之統(tǒng),管乎人心矣。”觀點(diǎn)的是( )
A.季扎
B.白居易
C.荀子
D.屈原
25.王羲之“意在筆先,然后作字。”的主張出自( )
A.《周易》
B.《文心雕龍》
C.《詩品》
D.《論書》
26.有歷史記載的從事漢字規(guī)范的第一人是( )
A.倉頡
B.蔡倫
C.張衡
D.司馬遷
27.素有“一湯十變”美稱的是( )
A.川菜
B.粵菜
C.湘菜
D.閩菜
28.1907年,發(fā)文主張中國廢棄漢字,改用“萬國新語”(世界語)的是( )
A.黃遵憲
B.梁啟超
C.胡適
D.吳稚暉
29.秦代“書同文”正字運(yùn)動中,把各諸侯國原有的文字統(tǒng)一為( )
A.金文
B.小篆
C.隸書
D.楷書
30.駢文體是漢代以后產(chǎn)生的一種特殊的文體,全盛期是在( )
A.秦朝
B.漢朝
C.南北朝
D.隋朝
二、多項(xiàng)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xiàng)中至少有兩項(xiàng)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31.我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有( )
A.長城
B.杭州西湖
C.大足石刻
D.福建土樓
E.五臺山
32.我國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的有( )
A.黃山
B.泰山
C.峨眉山
D.武夷山
E.長白山
33.屬于清代的文學(xué)作品是( )
A.《紅樓夢》
B.《儒林外史》
C.《聊齋志異》
D.《桃花扇》
E.《水滸傳》
34.古代晉商曾有四大商幫,分別是( )
A.船幫
B.駝幫
C.車幫
D.馬幫
E.黑幫
35.道教信仰老子的“道”,把老子所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衍生為三個世紀(jì)。它們分別是( )
A.洪元
B.太元
C.混元
D.太初
E.太昊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6.文化名稱中的“文”
37.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38.墟
39.商幌
40.祭灶儀式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41.中國地理的整體性特征。
42.莊子哲學(xué)的主要特點(diǎn)。
43.“天人合一”觀念的含義
44.元朝統(tǒng)一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的積極影響。
45.傳統(tǒng)商業(yè)活動的類別。
46.宗族事務(wù)的主要內(nèi)容。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7.為什么說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hù)難度很大?
48.怎樣理解中國古代教育思想中的“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