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民黨反動統治代表帝國主義的利益。國民黨政府是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建立的。國民黨統治的建立,沒有使中國擺脫帝國主義的壓迫反而為外國侵略勢力深入中國進一步敞開了大門帝國主義的經濟勢力掌握了中國的經濟命脈。外國資本不僅壟斷了中國的重工業、交通運輸業,而且控制了中國的財政、金融以及若干主要的輕工業。國民黨全國統治建立以后的一個時期,中國主要是美、英、日等國互相爭奪的對象。抗日戰爭勝利后,美國在中國享有種種特權,美國資本迅速在國民黨統治區的經濟生活中占據了支配的地位。
(2)國民黨反動統治代表封建主義的利益。國民黨統治時期,封建經濟在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占優勢地位。大部分的土地為地主及舊式富農所占有,只有少部分的土地屬于農民。農民受到地,業資本高利貨資本的剩削。在殘酷的封建壓迫和剩削下,中國農村的經濟日益陷入絕境。
(3)國民黨反動統治代表官僚資本主義的利益。1927年國民黨在全國建立統治以后,官僚資本控制了全國的經濟命脈。官僚資本壟斷金融業國民黨政府通過“四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央銀行和中國農民銀行)和“二局”(郵政儲金匯業局和中央信托局)主宰了全國的金融業,而且直接操縱著全國的經濟。官僚資本壟斷工業。1935年國民黨政府成立的資源委員會壟斷了全國主要的重工業和礦業。至新中國成立前夕,官僚資本已經占到整個工業資本的2/3,工業運輸業固定資本的80%。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4)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代表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利益。因此,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