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費的概念與特征
消費是為滿足生產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質和文化財富的活動,消費不僅僅是人們生活中的生活消費,還包括屬于生產本身的生產消費。它的特征如下:
(1)消費的經濟屬性。消費作為經濟體系中的核心部分,整個經濟活動要圍繞消費行為的規律運行。
(2)消費的心理屬性。消費是一種消費心理過程。消費者的心理特征包括消費者興趣、消費習慣、價值觀、性格、氣質等方面。
(3)消費的社會屬性。消費實質上是社會關系在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生產和生活中的體現。
(4)消費的文化屬性。消費文化是伴隨消費活動表達的某種意義或傳承某種價值系統的符號系統。
二、消費社會
所謂消費社會,是一個以生活必需品之外的消費為主的社會。消費社會的特征如下:
(1)消費成為社會的核心。
(2)消費水平和消費規模的不斷擴張。
(3)消費主義盛行。
三、消費的社會學理論
(一)韋伯的生活風格理論
韋伯認為,消費方式使潛在的階級差別顯性化,形成生活方式不同的地位群體。地位群體是社會聲望和生活方式不同的社會群體。某種地位群體通過特定的生活風格限制他人進入,以此作為與他人區分或認同的標志。
(二)凡勃倫的炫耀性消費理論
炫耀性消費是富裕的上層階級通過對物品的超出實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費性、奢侈性和鋪張浪費,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錢財力和社會地位,以及這種地位所帶來的榮耀、聲望和名譽。炫耀性消費不在于滿足實用和生存的需要,而主要在于向人們炫耀自己的財力、地位和身份,消費的符號象征意義超過了實用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