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下列屬于行政組織物質要素的是( )
A.目標
B.權責結構
C.人際關系
D.經費
2.下列屬于行政組織動態研究內容的是( )
A.行政組織的目標
B.行政組織的結構
C.行政組織的體制
D.行政組織的變革
3.現代英國實際上的最高行政機關是( )
A.樞密院
B.議會
C.內閣
D.御前會議
4.南京國民政府的最高行政機關是( )
A.考試院
B.行政院
C.監察院
D.立法院
5.韋伯認為,建立在特別神圣、個人英雄主義和非凡品質、規范模式或規定秩序的信念基礎之上的合法性權威是( )
A.魅力權威
B.法理權威
C.傳統權威
D.非正式權威
6.下列屬于傳統型組織基本特征的是( )
A.以法律制度作為維系組織的基礎
B.統治者和服從者之間往往存在某些天然的親緣關系
C.組織內部管理的非專業化
D.以組織內部的各種規則為基礎
7.主持過著名的“霍桑實驗”,并創立人際關系學說的西方學者是( )
A.巴納德
B.梅奧
C.西蒙
D.馬斯洛
8.下列屬于人本主義組織理論的是( )
A.布坎南的公共選擇理論
B.韋伯的官僚制理論
C.里格斯的行政生態理論
D.阿吉里斯的人性與組織理論
9.下列屬于網絡型組織有形要素的是( )
A.網絡結點
B.管理運行機制
C.網絡組織文化
D.網絡戰略目標
10.將網絡型政府組織分為服務合同式、供應鏈式、專門類型式等類型,其分類標準是( )
A.政府的參與程度
B.社會的民主程度
C.集成者由誰擔任
D.公民的協同程度
11.漸進式地制定目標,在實現組織發展的同時又盡可能地回避風險,在過去信息的基礎上逐漸改變現狀、實現組織的未來目標這是組織制定目標方法中的( )
A.目標綜合法
B.目標滾動法
C.環境適用法
D.資源規劃法
12.對外商投資的審批業務,主要考察審批的準確性、服務對象滿意度等因素,這體現的是目標評估標準中的( )
A.成本標準
B.回應性標準
C.數量標準
D.質量標準
13.組織中,人、目標、權責這三者的最初結合,構成( )
A.職位
B.職能
C.結構
D.目標
14.下列表述中,屬于行政組織縱向結構優點的是( )
A.符合行政分工專業化的原則
B.能發揮各個層級行政組織的積極性
C.容易避免犯地方主義的錯誤
D.容易避免信息傳遞失真
15.行政組織的事權一部分由委員會集體討論決定,另一部分由行政首長個人決定,這種行政組織體制是( )
A.委員會制
B.混合制
C.首長制
D.合議制
16.以行政職權大小為標準分類,可以將行政組織分為( )
A.綜合管理機關與專門管理機關
B.中央行政機關與地方行政機關
C.決策機關、執行機關、咨詢機關、信息機關和監察機關
D.統率機關與被統率機關
17.下列屬于傳統理論時期行政組織設置原則的是( )
A.人與組織平衡的原則
B.系統的原則
C.參與、溝通、激勵的原則
D.權責相稱原則
18.在行政組織中有選擇性地增加情感投入,滿足組織成員的感情和心理需要,以提高組織績效水平,這種管理方法是( )
A.情感型管理
B.市場化管理
C.規制型管理
D.網絡型管理
19.下列屬于過程型激勵理論的是( )
A.歸因理論
B.期望理論
C.雙因素理論
D.成就需要理論
20.下列關于強化理論的觀點,正確的是( )
A.應以負強化方式為主
B.負強化比正強化更有效
C.要依照強化對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強化措施
D.經過強化的行為可以避免重復發生
21.《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一書認為,建立與發展學習型組織的第一項修煉是( )
A.自我超越
B.改變心智模式
C.共同愿景
D.團隊學習
22.“學習型組織”最初的構想來源于麻省理工學院的系統動力學家( )
A.彼得圣吉
B.大衛·加爾文
C.馬克斯·韋伯
D.杰伊福里斯特
23.業務流程再造理論的創始人是( )
A.哈默、古德賽爾和達文波特
B.哈默、錢皮和蓋布勒
C.奧斯本、錢皮和達文波特
D.哈默、錢皮和達文波特
24.下列屬于政府流程再造理論基本內涵的是( )
A.以科層制組織模式為目標
B.以流程為中心
C.以政府需要為出發點
D.以結果為導向
25.20世紀90年代,以放松規制為行政組織改革突出特點的國家是( )
A.美國
B.日本
C.英國
D.中國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26.下列屬于政府流程再造特點的有( )
A.強調對工作流程的簡化或重組
B.是多向互動的系統工程
C.強調政府績效和服務質量的顯著提高
D.強調對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
E.崇尚市場機制和市場力量
27.中國古代行政組織的特點包括( )
A.強化中央集權
B.前后因襲、循序漸進的演變
C.結構嚴謹、分工精細
D.宗法色彩強烈
E.法治化程度高,依法行政
28.根據中央行政組織與地方行政組織權力分配關系的不同,行政組織體制可分為( )
A.集權制
B.復合制
C.分權制
D.分離制
E.均權制
29.我國行政組織設置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有( )
A.統一原則
B.職能原則
C.系統原則
D.服務原則
E.法治原則
30.行政組織橫向分工的種類包括( )
A.按業務性質分工
B.按管理程序分工
C.按層級關系分工
D.按管理對象分工
E.按地區分工
31.行政組織目標的特征包括( )
A.非強制性
B.動態性
C.和諧性
D.復雜性
E.服務性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2.簡述網絡型組織的治理機制。
33.簡述人本主義組織理論的基本觀點。
34.簡述科層制組織的實踐困境。
35.簡述雅典行政組織的特點。
36.簡述合理的行政組織結構的標準。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37.試述組織激勵的特質,并結合實際談談組織激勵的功能。
38.試述在政府中創建學習型組織的障礙和難點,并結合實際談談如何創建學習型政府組織。
五、案例分析題:本題14分。
39.2018年國務院組建生態環境部,不再保留環境保護部,這是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是推進國家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這次機構改革的突出亮點和特點,可以概括為“一個貫通”“五個打通”。
“一個貫通”就是: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的協調聯動貫通,做到治污減排與生態增容兩手并重、同向發力,統籌推動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的目標。“五個打通”就是:一是打通了地上和地下,主要表現為整合國土資源部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職責;二是打通了岸上和水里,主要表現為整合水利部的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污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三是打通了陸地和海洋,主要表現為整合國家海洋局的海洋環境保護職責;四是打通了城市和農村,主要表現為整合農業部的監督指導農業資源污染治理職責;五是打通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統一了大氣污染防治和氣候變化應對,主要表現為整合國家發改委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
“五個打通”堅持了問題和目標導向。“通”不是“包辦”“包攬”,要求通過“貫通"“打通”的“通”來實現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領域體制機制的“通則不痛”,通過改革過渡期的“陣痛”來實現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領域體制機制的“長通”,從根本上扭轉污染防治領域的“九龍治水局面,實現生態保護的統一監管執法,使得生態環境部門的生態環境監管職責更加明晰。這有助于形成從山頂到海洋、從天上到地下所有環境要素的一體化、嚴格化監管,有利于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工作統籌協同,為污染防治攻堅戰保駕護航,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問題:
(1)從行政組織改革的具體內容來看,上述改革著重于理順什么關系?(6分)
(2)結合上述材料,分析國務院組建生態環境部的原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