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禁止酷刑”是( )
A.國際法基本原則
B.強行法規則
C.可以由國家之間的協議予以更改
D.可以通過默許的方式排除適用
2.以下關于“不干涉內政”原則說法正確的是( )
A.“內政”是一個地域概念,指一國在本國境內的所有行為
B.內政的保留范圍取決于國際法的規定
C.不干涉的對象僅指政治制度
D.干涉手段是武裝干涉
3.旨在有效防止和懲治各種國際罪行的管轄權是( )
A.屬地管轄權
B.屬人管轄權
C.保護性管轄權
D.普遍管轄權
4.以默示的方式表達國家承認的是( )
A.發出照會
B.建立領事關系
C.共同參加國際組織
D.共同參加國際會議
5.被國際文件排除在享受庇護的范圍之外的是( )
A.政治犯
B.從事科學活動而受迫害的人
C.從事創作活動而受迫害的人
D.犯有種族隔離罪的人
6.以下屬于政治犯的是( )
A.刺殺國家元首的罪犯
B.犯有滅種族罪的人
c.恐怖分子
D.叛亂分子
7.1962年柬埔寨和泰國之間關于“隆端寺”的領土爭端的解決方式是( )
A.邊界條約
B.國際仲裁
C.武力解決
D.國際司法程序
8.對民族自決的專門限制是( )
A.不干涉內政
B.國家領土完整
C.聯合國監督
D.有合法和正當理由
9.平行開發制度適用于( )
A.大陸架
B.專屬經濟區
C.海峽
D.國際海底區域
10.“方便旗”產生的原因是( )
A.有些國家為獲取船舶登記費允許外國人的船舶懸掛其國旗
B.國際法允許一艘船舶具有多重國籍
C.船舶的國籍標準可以是登記地國或船舶所有人國籍國
D.公海航行自由
11.屬于“國際航空刑法”的是( )
A.《巴黎航空公約》
B.《芝加哥公約》
C.《東京公約》
D.《國際航班過境協定》
12.航空器的國籍是( )
A.航空公司主營業所所在國
B.航空公司主事務所所在國
C.資本實際控制國
D.登記國
13.空氣空間中,各國享有飛行自由的是( )
A.領空
B.太空
C.公空
D.外層空間
14.近代外交的標志是( )
A.協調相互關系
B.采用和平的方法
C.有組織的外交代表機構
D.通過妥協獲得最大利益
15.領館人員可以享受豁免權的是( )
A.以鑒定人身份就派遣國的法律提出證言
B.第三者因車輛在接受國內所造成的意外事故而要求損害賠償的訴訟
C.第三者因航空器在接受國內所造成的意外事故而要求損害賠償的訴訟
D.因其并未明示或默示以派遣國代表身份而訂立契約所發生的訴訟
16.在使館及其人員對接受國的義務中,理論上爭議較大且曾有許多案件的是( )
A.使館的不當使用
B.干涉接受國內政
C.在接受國為私人利益從事商業活動
D.不尊重接受國的法律
17.表明戰爭狀態在法律上結束的是( )
A.交戰一方發表正式宣言聲明終止戰爭狀態
B.停戰
C.停火
D.交戰一方宣布投降
18.締約國仍必須遵守條約的情形是( )
A.條約義務在一定期間內負擔過重
B.條約與強行法規范沖突
C.條約的保留
D.情勢變遷
19.國際刑事法院管轄的犯罪為( )
A.侵略罪、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
B.侵略罪、國際恐怖主義罪和販毒罪
C.滅絕種族罪、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
D.國際恐怖主義罪、販毒罪和販賣人口罪
20.對國際不法行為進行抵償,最常見的方式是( )
A.表示遺憾
B.承認不法行為
C.對非金錢損害作出象征性的損害賠償
D.向受害國的國旗致敬禮
21.對《聯合國憲章》的解釋,屬于“有權解釋”的是( )
A.條約一方當事國作出的官方解釋
B.三個以上會員國作出的官方解釋
C.條約當事國全體同意的解釋
D.學理解釋
22.屬于中立國容忍的義務的是( )
A.允許交戰國在中立國領水內改裝或武裝商船
B.允許交戰國以中立國領土為通道運輸軍隊
C.允許交戰國對中立國船舶進行臨檢和搜查
D.允許交戰國在中立國領土內建立作戰基地
23.具有一般管轄權的常設性國際法庭是( )
A.國際法院
B.國際刑事法庭
C.國際海洋法法庭
D.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專家組
24.近代國際仲裁發軔于( )
A.1794年英美《杰伊條約》
B.1872年阿拉巴馬仲裁案
C.1872年英美《華盛頓條約》
D.1899年《海牙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公約》
25.依《兒童權利公約》設立的“兒童權利委員會”屬于( )
A.聯合國內部的專門人權機構
B.聯合國內部的一般人權機構
C.聯合國系統的專門人權機構
D.聯合國系統外的人權保護機構
26.更接近《國際人權憲章》標準的是( )
A.《美洲國家組織憲章》
B.《美洲人權公約》
C.《非洲人權和民族權憲章》
D.《歐洲人權公約》
27.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最高機構是( )
A.政府首腦會議
B.部長會議
C.常務委員會
D.秘書長
28.《聯合國憲章》與其它國際組織基本文件的最大區別在于( )
A.是一項國際公約
B.是一部組織約章
C.具有國際社會憲法的地位
D.締約國最多
29.確立國際法律責任的目的是( )
A.確定國際不法行為和損害行為所產生的法律后果
B.制止違反國際法的行為
C.警告作出不法行為的國家應對某種行為負責
D.使作出國際不法行為的國家保證不再違法
30.國際法上的國際刑事責任主要涉及( )
A.國家的刑事責任
B.個人的刑事責任
C.國家和個人的刑事責任
D.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刑事責任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31.難民法律地位包括( )
A.不推回原則
B.國民待遇原則
C.特定行為原則
D.不低于一般外國人待遇原則
E.最惠國待遇原則
32.《南極條約》的主要內容有( )
A.南極只能用于和平目的
B.各國在南極洲享有科學調查的自由
C.凍結對南極的領土要求
D.締約各方有權指派觀察員在任何時間進入南極任何地區視察
E.建立締約國協商會議制度
33.“國際法不加禁止的、其有形后果有造成重大跨界損害的危險活動”的要素包括( )
A.心理要素
B.人為要素
C.風險要素
D.領土要素
E.有形要素
34.國際爭端的特點包括( )
A.主體是國家或其它國際法主體
B.客體是有關法律權利或政治利益的爭執
C.由國際法的解決方法加以解決
D.解決方法都具有強制性
E.解決方法由當事國自愿選擇適用
35.中立國的義務包括( )
A.調解
B.節制
C.斡旋
D.防止
E.容忍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36.簡述國際法主體的含義及要件。
37.簡述領海的法律地位。
38.簡述條約解釋的國際法規則。
39.簡述我國對人權問題的基本立場。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14分。
40.論述聯合國安理會的職權及其在聯合國機關中的特殊地位。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14分。
41.甲國政權更迭后,舊政府將該國位于乙國的大使館館舍賣給丙國一家企業A,A又將該房產轉賣給丙國人B。A、B因合同履行發生糾紛,起訴至乙國法院。乙國法院將該房產扣押,后來判給了B。對此,甲國新政府提出抗議。
(1)本案涉及什么國際法問題?
(2)甲國新政府是否可以取得該房產?為什么?
(3)丙國法院將該房產扣押的行為違反了什么國際法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