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法學是關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識”該觀點出自( )
A.烏爾比安
B.蓋尤斯
C.西塞羅
D.梭倫
2.以啟蒙思潮為背景,重在強調法的應然價值的法學派是( )
A.歷史法學派
B.實證法學派
C.哲理法學派
D.古典自然法學派
3.研究法、法的現(xiàn)象以及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 )
A.法律
B.法學體系
C.法學
D.法治
4.建立法治國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 )
A.法的制定
B.法的遵守
C.法的適用
D.法的實施
5.下列不屬于法的適用基本要求的是( )
A.公正
B.高效
C.便民
D.權威
6.對于醉酒的人,我國法律通常堅持其( )
A.沒有權利能力
B.無行為能力
C.限制行為能力
D.有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
7.下列表示一種法律上的潛在可能性的范疇是( )
A.法律責任
B.法律義務
C.法律權力
D.法律權利
8.以“合理”“傳統(tǒng)”“領袖個人魅力”為依據(jù),將權力統(tǒng)治方式進行劃分的學者是( )
A.羅素
B.韋伯
C.博登海默
D.狄驟
9.“沒有一個部門在實施各自的權力時應該直接間接地對其他部門具有壓倒的影響”,這句話體現(xiàn)了( )
A.分權思想
B.制衡思想
C.合作思想
D.管制思想
10.某警察在偵查中因為違法導致犯罪嫌疑人受傷,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屬于( )
A.個人責任
B.財產責任
C.無限責任
D.職務責任
11.支付賠償金屬于( )
A.民事制裁
B.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違憲制裁
12.法針對那些與社會無涉的個人或組織行為的態(tài)度是( )
A.有些可干預
B.都可干預
C.無法干預
D.不能干預
13.認為“法是自然所固有的最高理性”的西方法學家是( )
A.西塞羅
B.黑格爾
C.凱爾蘇斯
D.盧梭
14.在下述法的諸多價值中,作為法的更基本和更重要的價值是( )
A.自由價值
B.利益價值
C.正義價值
D.秩序價值
15.中國現(xiàn)代法得以形成的主要途徑是( )
A.由習慣形成
B.由制定形成
C.由判決形成
D.由認可形成
16.規(guī)定主體可為或可不為一定行為以及要求其他主體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規(guī)則是( )
A.委任性規(guī)則
B.授權性規(guī)則
C.權義復合規(guī)則
D.義務性規(guī)則
17.法中所存在的,可以作為法律規(guī)則的基礎或本源的那些綜合性、指導性和穩(wěn)定性的原理和價值準則是( )
A.法律意圖
B.法律目的
C.法律規(guī)范
D.法律原則
18.法對社會主體和社會關系所發(fā)生的實際影響是( )
A.法的作用
B.法的功能
C.法的價值
D.法的本質
19.編寨《法國民法典》的領導人是( )
A.盧梭
B.孟德斯鳩
C.路易十六
D.拿破侖
20.在法的清理的基礎上,按一定順序將各種法或有關法集中起來,加以系統(tǒng)編排的做法是( )
A.法的匯編
B.法的編繁
C.法的規(guī)范化
D.法的整理
21.立法解釋屬于立法過程的( )
A.立法準備階段
B.由法案到法階段
C.立法完善階段
D.審議法案階段
22.對權利資源、權力資源以及其他有關社會利益,進行法定制度性配置的專門性活動是( )
A.守法
B.司法
C.立法
D.護法
23.國家立法權的行使主體是( )
A.國務院
B.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C.國務院各部委
D.國家主席
24.國務院依法制定和變動的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是( )
A.法律
B.行政法規(guī)
C.條例
D.特別法
25.根據(jù)一定的標準和原則,按照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不同領域和不同方法所劃分的同類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是( )
A.法系
B.法律體系
C.法的匯編
D.部門法
26.中國最早提出法治主張的是( )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儒家
27.與法律和制度有關的法制的表述,下列有錯誤的是( )
A.法制和法治都是法律制度的簡稱
B.法制是國家的法律制度的簡稱
C.所有歷史類型的國家都有法制
D.法制也指法所規(guī)定的國家立法、執(zhí)法、司法、守法制度
28.不同的子系統(tǒng)相互之間進行的監(jiān)督被稱為( )
A.自循環(huán)監(jiān)督
B.交互監(jiān)督
C.社會監(jiān)督
D.行政監(jiān)察
29.有權撤銷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guī)的主體是( )
A.全國人大
B.全國人大主席團
C.全國人大常委會
D.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
30.中國現(xiàn)時期法制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違法必究
D.全民守法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31.確定法的主體效力,一般采用的原則有( )
A.屬人原則
B.屬地原則
C.保護主義原則
D.以屬地為主,結合屬人和保護主義原則
E.國家利益原則
32.關于立法行為,下列選項正確的有( )
A.具體法律行為
B.抽象法律行為
C.積極法律行為
D.消極法律行為
E.中性法律行為
33.下列關于“民主是法制的基礎”的表述,正確的有( )
A.民主是法制的一個原則
B.民主是法制的前提
C.民主是法制的力量源泉
D.民主能促進法制的發(fā)展
E.民主是法制的后盾
34.不屬于法律規(guī)則邏輯結構要素的有( )
A.行為模式
B.適用范圍
C.生效時間
D.后果模式
E.適用對象
35.由法案到法的階段的立法程序包括( )
A.立法規(guī)劃
B.提出法案
C.審議法案
D.表決和通過法案
E.公布法
三、判斷說明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判斷下列各題正誤,并說明其正確或錯誤的理由。
36.引起法律關系變更的法律事實也叫法律事件。
37.民主是指資本主義民主。
38.法具有階級性,意味著法不具有社會性。
39.法律全球化和本土化是完全對立的。
40.立法原則就是立法的指導思想。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1.法律責任免除的情形有哪些規(guī)定?
42.如何評價法律論證?
43.中國學者有關法治概念理解的具體內容。
44.法的基本特征。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5.試論司法責任原則。
46.試論中國現(xiàn)時期法治應當確立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