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群眾的反侵略斗爭。1841年5月,廣州三元里人民起義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大規模的反侵略武裝斗爭;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后期,太平軍曾多次重創外國侵略者;1884年,中法戰爭時期,香港的中國造船工人和碼頭工人舉行罷工,拒修法國艦艇,拒送法貨,商人也舉行罷市;臺灣人民也曾多次反抗侵略者,如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后,臺灣人民與劉水福所率領的黑旗軍共同抗擊目本侵略等;1900年,義和團和部分清軍與八國聯軍進行了殊死搏斗。
(2)愛國官兵的反侵略斗爭。1841年2月,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戰死虎門。1842年6月,江南提督陳化成在吳淞西炮臺以身殉國等。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1859年6月,英法聯軍進攻大潔炮臺,守軍沉著應戰,擊沉、擊傷軍艦多艘。戰爭期間,提督史榮椿、樂善(蒙古族)戰死。中法戰爭期間,188年8月,劉銘傳的守軍多次擊退法軍。1885年初,法艦炮轟浙江鎮海炮臺,也被擊退。1885年3月,馮子材率領清軍和當地民眾取得鎮南關大捷。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左寶貴戰死平壤,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經遠艦管帶林永升在黃海戰斗中英勇犧牲北洋艦隊統帥丁汝昌、定遠艦管帶劉步蟾在威海戰斗中為國捐軀。
正是由于中國人民前仆后繼、英勇斗爭,才使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歷盡劫難、屢遭侵略而永不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