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十六大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高度評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并寫人黨章,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
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十六大報告明確了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提出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緊緊抓住這重要戰略機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3、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及其意義
2003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2007年10月15日,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全面論述了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意義: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勇于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一系列緊密相連、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茖W發展觀對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4、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其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5、中共十七大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強調,要深人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而偉大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