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9月1日晚,安徽工程大學校黨委宣傳部、校團委組織團學骨干收看由中宣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的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
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之時,2021年《開學第一課》以“理想照耀未來”為主題,分為“理想是火·點燃革命熱血;理想是石·鋪就奮斗征程;理想是路·開啟幸福生活;理想是光·照亮復興之路”四個篇章,通過親歷者口述、英雄后輩回憶、話劇、朗誦、實時連線等方式,分別講述革命先驅李大釗、烈士藍蒂裕、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中國核潛艇總設計師彭士祿、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東京奧運健兒、航天英雄楊利偉、神州十二號人物乘組等英雄模范和團體的光榮事跡。同時,采用歌曲演繹和跨時空對話先賢的創新方式,展現百年奮斗征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成就。
安徽工程大學團員青年特別是各校級學生組織學生骨干認真組織觀看并分享學習心得體會。大家紛紛表示,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中華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將不忘初心、繼續奮斗,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努力練就過硬本領,在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續寫輝煌,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廣告201班陳亞亞說:“2021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我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史無前例地擺脫了絕對貧困,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美好生活。《開學第一課》通過跨越時空的對話方式,回答了兩千年前先賢的問題。時代是出卷人,而中國共產黨人是答卷人,未來也一定會答出更好的時代答卷!”
食品201班陳帥表示,我最難忘的是彭士祿院士的故事。從小孤兒到大科學家,祖國強大的背后離不開這些偉大的科技工作者,他們憑借一腔熱血建設當時貧困的祖國,將青春融入祖國的江河。惡劣的環境沒有阻擋他們,他們“愿將此身長報國,俯首甘為拓荒牛”,彭士祿雖姓“彭”,但心中永遠屬姓“百家姓”。
給排水202班徐詩哲感嘆:“理想這個詞,雖然很樸素,但非常重要,因為它是我們通往成功路上的燈塔。曾寫下《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的陳芋汐被英雄的事跡所感染,將愛國、自強、勇敢等美德牢記于心并付諸實踐,最終在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上實現了自己為國爭光的夢想。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要腳踏實地,不驕不躁,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文:梁康杰、孫琳瑤;圖:校級學生組織:審核:郭廣春;編輯:查桂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