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人類發展指數(HD)所注重的是( )
A.發展的目的
B.發展的手段
C.發展的形式
D.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2.認為發展中國家的不發達主要是受各種經濟、政治和制度上的僵化和不靈活困擾的理論是( )
A.國際依附理論
B.線性階段理論
C.結構變動理論
D.新古典主義回潮理論
3.說明了一個國家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與其儲蓄率成正比,與其資本產出比成反比的模型是( )
A.結構變動模型
B.兩部門模型
C.哈羅德多馬模型
D.索洛增長模型
4.新經濟增長理論主要圍繞哪個方面展開?( )
A.國際資本流動
B.外部性
C.規模報酬遞增
D.技術進步內生化
5.關于吉尼系數,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吉尼系數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B.吉尼系數越大,收入分配越平等
C.吉尼系數越大,資源配置越無效率
D.吉尼系數越大,資源配置越有效率
6.發展歷程支持庫茲涅茨倒U曲線的國家類型是( )
A.發展中國家
B.第三世界國家
C.發達國家
D.不發達國家
7.根據現代微觀經濟學家庭生育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家庭收入越高,對孩子的需求越小
B.孩子的凈價格越高,對孩子的需求越小
C.其它商品相對于孩子的價格越高,對孩子的需求越小
D.相對于孩子對其它商品喜愛越厲害,要的孩子就越多
8.由于人口增長的隱蔽勢頭,發展中國家人口穩定( )
A.需要較短的時間
B.需要更長的時間
C.一直不能穩定
D.人口穩定和經濟發展水平相關
9.有關小學教育收益率和中學教育收益率,下列論述正確的是( )
A.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小學教育收益率都高于中學教育收益率
B.發展中國家小學教育收益率高于中學教育收益率,發達國家小學教育收益率低于中學教育收益率
C.發展中國家小學教育收益率低于中學教育收益率,發達國家小學教育收益率高于中學教育收益率
D.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小學教育收益率都低于中學教育收益率
10.下列不屬于發展中國家迅速城市化過程中所帶來的后果是( )
A.城市出現大量失業人口
B.涌入城市的農村流動人口越來越多
C.城市就業率提高
D.城市就業壓力增大
11.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面臨的主要發展障礙是( )
A.勞動力短缺
B.資本短缺
C.自然資源短缺
D.工資不高
12.主張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不是資本積累速度的快慢和規模的大小,而是取決于技術進步程度的模型是( )
A.哈羅德—多馬模型
B.人力資本模型
C.制度決定模型
D.索洛模型
13.國家創新體系的核心是( )
A.投資活動
B.消費活動
C.儲蓄活動
D.創新活動
14.發展中國家傳染病傳播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氣污染
B.固體廢物污染
C.水污染
D.土壤污染
15.有關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下列論述不正確的是( )
A.經濟增長并不等同于經濟發展
B.經濟增長是使經濟發展成為可能的基本手段
C.用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就可以衡量經濟發展
D.如果經濟獲得了增長,但環境隨之惡化,也不能說取得了經濟發展
16.發展中國家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是( )
A.發行債券
B.稅收
C.外國政府援助
D.國企利潤
17.發展中國家實施金融深化戰略,應當( )
A.規定很低的貸款上限,以保持較低的貸款利率,鼓勵投資
B.規定很低的存款上限,以保持較低的貸款利率,鼓勵投資
C.保持一定的通貨膨脹水平,以增加政府投資
D.實施某些政策和措施,適當提高實際利率水平
18.下列不屬于農業在經濟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的是( )
A.技術貢獻
B.原料貢獻
C.外匯貢獻
D.人力資本貢獻
19.發展中國家農業面臨的第二大主題是( )
A.為增加的人口提供生存下去的糧食
B.處理好工業化與農業的關系
C.改造傳統農業
D.加快綠色革命
20.下列屬于混合型工業化模式的是( )
A.東亞模式
B.蘇聯模式
C.英國模式
D.美國模式
21.一個產業的聯系效應大,則該產業的產品( )
A.需求價格彈性越大,需求收入彈性越大
B.需求價格彈性越大,需求收入彈性越小
C.需求價格彈性越小,需求收入彈性越大
D.需求價格彈性越小,需求收入彈性越小
22.從短期來看,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出口十分困難的主要原因是( )
A.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
B.發達國家初級產品價格更低
C.世界市場對初級產品需求有限
D.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生產率過低
23.兩缺口模型中的兩缺口指的是( )
A.儲蓄缺口和勞動力缺口
B.外匯缺口和勞動力缺口
C.外匯缺口和技術缺口
D.儲蓄缺口和外匯缺口
24.經濟全球化中有關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論述不正確的是( )
A.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發起國
B.發達國家處于經濟全球化中的支配地位
C.發展中國家處于經濟全球化中的依附地位
D.發展中國家經濟全球化參與程度最高
25.布雷頓森林體系后,對亞洲國家而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風險之間的關系是( )
A.短期內金融自由化提高了金融風險,長期會降低金融風險
B.短期內金融自由化降低了金融風險,長期會提高金融風險
C.過度的金融自由化提高了金融風險
D.過度的金融自由化降低了金融風險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26.人力資本形成的主要途徑有( )
A.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資
B.用于健康方面的投資
C.用于勞動力國內流動的費用
D.用于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
E.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
27.托達羅人口遷移模型中預期收入差距的組成有( )
A.城鄉實際收入差距
B.城市生活水平
C.農村生活水平
D.城市就業機會
E.城市經濟增長水平
28.對私人儲蓄行為進行研究的理論主要有( )
A.凱恩斯的絕對收入假說
B.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說
C.卡爾多的階級收入假說
D.熊彼特的創新收入假說
E.劉易斯的二元收入假說
29.經濟增長影響環境質量的原因主要有( )
A.經濟增長水平低
B.市場失靈
C.過度注重環境保護
D.政府的政策失靈
E.自然資源稀缺
30.工業化的衡量指標主要有( )
A.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
B.農業勞動力占社會勞動力總人數的比重
C.工業總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
D.農業的工業化水平
E.霍夫曼比例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結構轉換
32.教育的社會收益
33.國家創新體系
34.配第克拉克法則
35.發展援助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簡述吉尼系數在衡量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問題。
37.簡述發展中國家資本形成的步驟。
38.簡述實施“深化”的金融發展戰略的主要目的。
39.簡述傳統社會主義工業化模式在經濟體制方面的三個特點。
40.簡述發展中國家貿易條件惡化的主要原因。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試述知識的特點及發展中國家在縮小與發達國家知識差距方面的對策。
42.試述跨國公司投資的特點及發展中國家對跨國公司投資提出的批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