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題】
材料一:
中國著名電影演員劉曉慶因其所辦公司涉嫌偷逃巨額稅款,于2002年7月24日被依法逮捕此前,劉曉慶已于6月20日被北京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中國高層質疑某些富豪不納個人所得稅的消息在全國引起極大反響。現在劉曉慶的被捕更是激起人們的反思,富人納稅為何這么難?誰來監督中國“明星納稅”?怎樣才能逐步建立起“納稅面前人人平等”的社會法治環境
材料二:
案主姓名:××。25歲,外企白領。
性格方面有男孩子的氣質,很有大家風范。說話頻率很快,而且在對事物的認識上有見地。追求自由和比較獨立的生活。定居城市。
縱觀成長史,大學之前一直都是乖乖女,上了大學之后交了一個寫詩并有詩人之稱的男朋友,是文學社的風云人物。但是在交流上存在障礙,互動不足,案主自語:“…直到現在,我覺得自己都不了解他,甚至都說不清愛不愛他…”而兩個人都
是相對獨立的人,“在學習上,生活上,我們都是自己照顧好自己,盡量不給對方添麻煩……”畢業之后更是兩地分居,很少在一起,即使有,也是案主主動去找男朋友。一直都是案主主動。
性史:在大學時就與男朋友有性行為,有兩次墮胎的經歷,第二次墮胎后與男朋友關系惡化。有數十個“一夜情”情人,并且至今仍追求“一夜情”。
個人生活方式:絕對的追求自由和獨立,雖然有性的要求,但是拒絕婚姻。工作忙碌。迷戀網絡。
根據以上兩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偷稅漏稅和“一夜情”都屬于什么行為?
(2)如何對這種行為進行有效的控制和防范?
【參考答案】
(1)二者都屬于偏差行為。偏差行為是指在特定的社會中,社會成員不同程度地偏離或違反了既有的社會規范的行為。
(2)對偏差行為的控制和防范,可以采取內在控制和外在控制方法。內在控制是指行為者個人將社會規范內化為自己持有的觀念,從而自覺地按照社會規范的要求約束自己的社會行為。相對于外在控制,內在控制對個人而言是主動的、積極的
在社會生活中,絕大多數社會成員在絕大多數場合下都能采取內在控制的形式,做出適當的行為。內在控制強調社會規范的習得和內化,社會成員不是被迫而是自覺地遵從社會規范,這是社會控制最有效的方式。外在控制是指利用外部社會力量促使社會成員遵從社會規范。外在控制對個人而言是被動的、消極的。外在控制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包括法律控制、規章制度控制,也包括習俗控制和道德控制。